1968年69000日元折合多少人民币(19680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)

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一月底,县政府召开法库县临时参议会议,通过《施政纲领》10条,民主选出议长和县长。二月中旬,秀水河子战役后,在全县开展反霸清算斗争,教员训练班斗争了伪督学胡广清,城镇居民批斗了张国兴,并处决了伪警长高凌阁,各区村也分别批斗了一批汉奸恶霸,并镇压了恶霸地主刘光礼和地痞郎元,清算运动普及全县各村屯,减租减息,增资倒租是清算的主要内容,通过分浮产、分青苗使农民扬眉吐气,并解决了军粮、军草用款。中共中央《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》下达后,县里派出干部下乡,发动群众搞土地革命,全县共召开斗争大会1200次,参加人数69000余名,没收日伪霸占的耕地9592垧,胶车63台,耕畜201头,有少数村屯的农民分得了土地。四区三面船斗争了恶霸地主陈化南,将其积的几万斤粮食及200多匹马,100多头牛,500多只羊,200多头猪和30多台大车分给农民。通过收缴枪支弹药,各区都建立起一支武装队伍。六月初,国民党违反国共双方停战协定,派第六师十六团进攻法库,县机关撤到农村,以三、四、五、六区为基地开展农村工作。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同国民党保安队和警察进行的19次战斗,共毙敌39人,伤22人,俘虏71人,拔掉5个警察分局。

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铁岭、法库两县合并,成立铁法联合县。八月底,联合县集中县区武装,夜袭法库县城,击溃国民党警察队,解放了法库县城。由于形势发生变化,铁、法、康三县干部联席会议决定,向北方战略转移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五月下旬,铁法联合县在一分区主力部队配合下,重返法库,全歼城内国民党的保安和清剿两个大队后撤到农村,开展土地改革,斗地主,分浮产,分青苗,建立民主政权,发动群众参军参战,支援解放战争。十月一日,东北民主联军攻克法库县城后,铁法联合县分开。一个月后国民党军六十二师进犯法库,县政府又撤到农村,十月十日中共中央公布《土地法大纲》,在地委统一领导下,组织全县干部学习《大纲》,举办土改训练班,分批分期在全县开展依靠贫雇农,团结中农,斗争地主、富农,平分土地,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斗争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二月国民党军六十二师弃城逃窜,在昌图县境内被歼,法库获得最后解放。

法库县人民政府从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除北撤约9个月外,三年多里,在加强政权建设,改善人民生活,支援解放战争等方面,做了大量工作,有2000余名青壮年参加了人民军队,为支援解放战争提供担架千副,大车千辆,超额完成各时期的军粮、军草、军鞋和布匹赠送任务。

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“九三”抗战胜利后三年多时间里,国民党曾7次占领县城,累计时间约19个月,换了7个县长。除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九月至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五月,县人民政府北撤9个月时间外,在法库城乡多是共产党政权和国民党政权共存,即使是国民党县政权统治全县时期其政令也不能下达到所有区村。

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下旬召开法库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第一次会议,通过民主协商制定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,发展生产,组织人民生活,恢复国民经济的规划。1952年冬,选举了各村(街)人民政府委员会,成立了县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。到1953年普选前,县各界人民代表会共召开四届八次会议。

1950年,侵略朝鲜战争爆发后,10月18日法库县成立抗美援朝分会,号召和组织全县人民增加生产,参军参战支援抗美援朝战争,全县有1236名青壮年参军3634名担架队员奔赴朝鲜前线。截止1951年3月全县人民捐献购买飞机大炮款22亿元。1951年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》,经群众揭发检举,镇压了一批妄图变天复辟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,相继分三批在全县全面开展了镇反运动。

土地改革后,迅速掀起互助合作运动,1950年组织起互助组1万多个,占总农户的50%强,到1953年达到80%。1952年,经过在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“三反”运动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“五反”(反对资产阶级行贿、反偷税漏税、反盗窃国家资财、反偷工减料、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)运动,纯洁了机关组织,提高了工作效率,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,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,打下了良好基础

1953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。在广泛深入地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础上,开展了对农业、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。农业生产合作社由1954年108个到1956年发展为175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。手工业者和商业户也分别组织起来,参加联合社或实行公私合营,有的并入到国营企业.在此期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,对棉布实行计划供应,限制了投机倒把,保证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。在基本完成对农业、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,从1956年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。法库县人民委员会开始实施计划经济,逐步完善了计划统计的宏观管理体制,建立健全了农、工、商、粮、供销和交通等微观管理机构。1957年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、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,由于指标扩大化,有300名干部、技术人员和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,同期有265名干部分两批“下放锻炼”。

「法库老故事」1946年—1985年政事简述


1958年3月,县委和县人委联合召开有1000多人参加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以及有10万人参加的“大跃进”誓师大会,提出“苦战三年,大干五八年、一年产量过黄河',二年録化、水利化,三年机械化、电气化”的脱离实际的高指标,诱发了领导干部思想上的浮躁情绪,接着又开展批判观潮派、怀疑派和反右倾保守。5月,全县175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为20个,实现一乡一社。9月底全县农村一蹴而就实现了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,政社合一的8个人民公社。1960年又成立城镇人民公社。在“全党全民大办工业,确保钢铁、粮食两个元帅升账”的口号下,国营厂矿由12个发展到44个,职工由682人增加到4394人,新建钢铁厂和火力发电厂。集体工业和公社工业纷纷上马,1962年经过调整,对盲目建立起来的工业实行关、停、并转。这一时期保留的轻工、机械、矿产、粮品、酿造等,成为后来法库工业的骨架。

1958年从春到秋、县委、县政府组织农业劳动大军六战八虎山,治理山头300多个,挖土石方68万多立方米。各人民公社也组织社员治山治水,植树造林,修筑水库塘坝,这些成果为法库县农业后来的高产稳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在“大办”、“快上”的口号下,各条战线相互之间争资金、争设备、争原料、争劳力的现象愈演愈烈,管理体制遭到严重破坏。同时,在发挥人民公社“一大二公”特点的口号下,城乡办起全民大食堂等“福利机构”,严重地侵犯了农民利益。尤其在农村开展改造落后地区运动,严重挫伤了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,导致劳动力大量外流,粮食产量急剧下降,造成1960年到1962年的“低标准、瓜菜代”的沉痛教训。

1962年根据《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》,和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的方针,实行三级所有、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,批判和纠正浮夸风和共产风。对处分错的或过重的基层干部给予甄别,解散食堂等“福利设施”,实行自留地和自留畜的政策,恢复生产秩序,稳定群众生活。在农村普遍开展以“样板田、实验田、种子田”为基地的科学实验活动。修筑尚屯水库灌区,开发水田面积1万亩。1963年以来,城镇修建自来水设施,在此期间成立林业、水利、畜牧、农机、科委、建设和计划生育工作办公室等行政机构,建立种子站、种畜场、客货运输、煤建、五金和医药等生产服务机构。各公社普遍成立初级中学或农业中学,耕读小学发展到210所,社队都有卫生院(所)。1965年8月,在省、地派驻法库县的“四清”工作团领导下,全县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(即“四清”运动)。

1966年“四清运动”刚结束,就开始“文化大革命”8月,中共中央《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》发表后,各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公社、大队成立“文革小组”和“造反”组织,取代行政职权,领导干部接受审查。1967年3月19日,法库县“大联合”派成立县革命委员会,宣布夺取县党政财文大权,8月17日“造反派”“接收”军械所从此武斗事件在县里连续发生,造成多人死伤,导致工厂停工,学校停课,机关停止办公,农业生产无人过问。1968年6月10日成立“三结合“的县革命委员会,县党政机构一律撤销,建立政工、人保、办事和生产4个组和8个专业管理站。6月19日开始“清理阶级队伍”,全县有3000余人被收捕“专政”(其中干部243人),对被“专段对象”逐一进行审查,并施以刑讯逼供和侮辱欺凌。县委书记孙奇等许多单位领导部均被“专政”,县长郑福琛受迫害致死。全县因“专政“致死的有230余人。县直机关干部有388名被送入“五七”干校搞斗批改,翌年大部份插队落户。中学生3000多名下乡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“再教育”。1971年9月13日“林彪反党集团”事件发生后,全县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,当“江青反革命集团”乘机掀起“批林批孔”高潮时,全县从上到下召开各种类型的批判会,批判“修正主义回潮”。1976年3月又掀起“反击右倾翻案风“的斗争,各条战线上批下联,混淆了是非,又一次搞乱了人们的思想。10月6日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“江青反革命集团”,“文化大革命”亦就此宣告结束。

在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十年浩劫中,法库县坚持正确路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,在同“林彪、江青反革命集团”斗争中,坚持生产,克服困难,在生产、建设上夺取了好成果。农业产量保持三亿斤以上。1974——1975年连续两年达5亿斤。加高加厚了辽河大堤,修建69座排灌站,水稻面积发展到两万。工业上建立了化肥、一针、二针、织布和晶体管厂。主要公路全铺上了渣油路面,公路绿化和“三北”防护林先后受到省和国家的表奖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后经过拨乱反正,正本清源,展开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的大讨论,全县广大职工群众投入了这场大讨论,明辨了真理是非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对全县人民在思想政治上,进一步加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,使城乡人民思想上获得解放,彻底否定了“文化大革命”,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,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,平反了历次运动中的冤假错案,摘掉了地主、富农份子的帽子,改变了地主、富农子女出身成份,改正了右派分子,清退了错改的私有房产。从此党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“四化”建设上来。根据中共中央《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(草案)》,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,1980年以来,对全县农村经济体制有步骤地进行调整,试行各种生产责任制,1983年末,全县农村基本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冲破了“三级所有,队为基础的旧模式,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,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。1984年以来,随着以调整产业结构、扩大市场调节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二步改革的进行,促进了农工商综合经营,开始形成多种经营方式,多种经济形态,多种经营层次的新局面。1985年全县已有各种专业村116个,专业户14562个,整个农村经济开始向商品化、社会化迈进,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。在城内改革中,认真贯彻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》和“坚定不移、慎重初战、务求必胜“的改革方针,结合城内实际情况,在改革企业关系上,对13个局属行政型公司改为经济实体或经营服务型公司,在改革经营方式上,对3个国营工商企业实行“全民所有、集体经营、照章纳税、自负盈亏”的经营办法,占国营工商企业总数的40%。其它企业普遍实行各种责任制。在改革流通体制上,注意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,认真贯彻国家、集体、个体一起上的方针,大カ发展集体、个体商业,加强市场建设,开拓购销服务。这些改革是初步的,但对经济的发展效益的提高,起到了积极作用。